close

  河南當鋪鄭州一所中學老師自製“免死獎牌”,有獎優罰,正確發言、成績名次提升、積极參与活動等可獎勵1張獎牌,而受批評、撒謊等,則會被罰獎牌,課堂說話,就會連同同桌一起被罰2張獎牌,尤其是“請家長”,需8張牌才可抵消。學生坦言,對“免死獎牌”又愛又怕,雖然激勵了認真學習的勁頭,但執行中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。(11月22日《北京晚報》)
  對中小學生而言,在學校最害怕的事莫過於被請家長。這個老師抓住學生心理炮製“免死獎牌”以“免死”來實施管理,雖新怪但庸俗。所謂的”死”就是免“請家長”,豈能把“死”字玩游戲,這樣的管理本身就有點不嚴謹,似有搞笑,玩噱頭之嫌,更有忽悠學生之永慶房屋意,說到底就是一種嘩眾取寵的無知,更是貽笑大方的鬧劇。
  再退一步說,難道“請家長”,學生就該死,“請家長”就一定是醜事、壞事嗎?就一定要“死”。老師“請家長”的做法,不應是洪水猛獸,不是“死”而是“活”,是家校協同教育和當鋪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的必要措施,是愛護保護學生的正常渠道,不能把“請家長”與刻意地刁難、打擊學生划上等號。
  此外,用“免死獎牌”來抵消“請家長”,還說明這個老師的教育思想存在著很多的爭議。“免死獎牌”製作者把自己當做是學生的主宰,決定著學生的生死大權,封建統治者意識較濃,就如同家長讓孩子做家務,做了家務就給錢。這樣的管理理念,間接地向學生傳遞一個信息:老師是學生的主宰,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,是學生的上帝。如此思想意識的誘導下,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一些學生為“獎牌”而信用貸款“千方百計”地競爭,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爭奪獎牌游戲上,無形中使涉世淺、懵懂的學生自小養成行為的功利性。
  教育不是為了控制人,而是喚醒潛能,促進人發展,促進人最大限度地健康發展。教師不是主宰,不是法官,不是裁判,是平等的首席,是學生學習的伙伴。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評判,給學生貼上不同的京站美食標簽,而是給學生正確的引導、鼓勵、激勵和幫助。同時,按照該老師的做法,一些後進學生很難得到“獎牌”,無意間也就將學生划出等級,傷害了那些中下流學生的積極性、自尊心、上進性,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。
  “免死獎牌”的教育管理方式,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倒退,同時也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息“將功補過”。將功補過是封建餘孽,是一種錯誤的做法,會給人一種僥幸和放縱的投機取巧心理。“免死獎牌”隱含著“功過相抵”這樣的封建社會糟粕。在教育管理中,學生的行為對就是對,錯就是錯,不能對錯不清,更不能“將功補過”混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。
  學生是發展的個體,在個體成長的道路上,難免有挫折和過失,這是很正常的,作為教師應該接受這個事實,以發展的眼光去因材施教、循循善誘、打造學習的快樂,而不是以“免死獎牌”來誤導。不能拿“死”字游戲教育,“免死獎牌”的鬧劇,該收場、謝幕了,如此落後的教育管理模式該下課了。
  文/朱華忠  (原標題:豈能用“免死獎牌”游戲教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sehzc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